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正文
2020-07-21 18:40:07 下载试卷 标签:小学六年级 六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学生继续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看似随意,但我会引导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体会草原的美。比如说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时,我会引导再欣赏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小丘的形状,抓住“渲染”“勾勒”理解小丘的“柔美”;引导学生通过“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想象“草原无边无际,天地交接,体会情操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的画面,感受那种境界带来的舒服,美妙。(通过个人读、有感情的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真正通过品味文字感受草原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美)。
5、此时提出:我们就站在这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你最想干什么?
6、顺势引读: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学生接着读):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学生接着读)好像回味着草原无穷的乐趣。(我认为,教师真切深刻的引读,恰到好处地为学生体验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
同时我会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7、你们喜欢草原吗?带着我们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在多种形式的品读之后,我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背/读第一自然段。这一配乐背诵,不仅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蓝天共碧草一色”的美丽画卷,激发他们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探究第二个问题
导语:草原是这么的美丽,那草原上的人民又是怎样的?播放课件:这是( )草原人?课文哪些内容写了草原人的“热情好客”?用心地读二到四段, 把体现了草原人的“热情好客”的词句画下来,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汇报所找到的相关内容时,我会相机引导学生交流:
①“蒙古族人民是怎样迎客的?哪些词看出他们的”热情好客“?
②客人接到了,在蒙古包外,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呢?我重点抓住:“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通过要求带上动作和表情反复读这句话,使学生从这两个“再”,感受到草原人的热情。(我认为,虽然动作简单,但是,表演是学生内化语言的外化表现。学生在表演中推敲语言、感悟文本,可以更好地得到情感的熏陶。)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