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期兴趣培养的两大误区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7-19 14:10:30
早期兴趣爱好培养,是指在孩子童年期,利用大脑半球急剧增长、分化的有利时机,挖掘潜能,使之早慧。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培养孩子对文化科目以外的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让孩子接触、了解、熟悉万博体育app:的事物,增加阅历、扩大视野。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误区一】
家长:我感觉孩子对艺术没兴趣,所以没让她学。
没有人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需要付出一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但是孩子对一件事物的兴趣,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培养。
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孩子并不是太排斥的情况下,直接让孩子去学习某一门知识。比如主动教孩子唱歌、跳舞、绘画。然后鼓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让孩子充分获得认同感,成就感,这个时候兴趣就上来了。
间接的方式是指某些孩子在某一门有必要学习的学科面前体现出排斥情绪的时候,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间接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兴趣,比如给孩子讲讲名画中的故事、耳熟能详的艺术家们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等。让孩子在‘无意中‘中得到文化的熏陶与兴趣的培养。
《孩子们参观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给大家讲一段我小时候的经历,大约在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经常听到父亲在各种场合夸奖他多年前教过的的一名学生。故事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头天晚上学校组织学生们观看了一场《西游记》题材的电影,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天,在他的一堂语文课上,他发现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上课没认真听课,一直埋着头在课本上很入神的涂抹着什么,他走近一看,原来这个学生是在画昨晚看的电影镜头里面的画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画得惟妙惟肖,所以父亲每次提起这个学生总是忍不住的称赞一番,因此父亲破例没有责罚他,而是夸赞他画得很好,只是让他下次别再课堂上做别的事情。
屡次听到父亲在各种场合夸这个学生,我相信他并不是为了让我对画画产生兴趣才说的,我想那个学生一定是画的非常好,才能给老师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个故事甚至到了我上高中后他偶尔都还会讲起,还是会忍不住的称赞一番,听多了之后我也有了种“我也想画画的冲动”,因为我当时的动机是:我也想被别人这样夸奖。
大家注意到几个关键点了吗?
第一,我对绘画的兴趣就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培养起来的,而且是无意的。因为家里并没有艺术的这个传承,父亲是教语文的。小时候父亲的意愿是希望我长大后往政府职员这个方向走。只是发现我二、三年级时就对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也极力支持,并想方设法让他的一些略懂绘画的同事们有机会就指导一下我。只是也许到今天他都不知道我究竟是如何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的。
第二,对孩子的引导一定要是持续性的引导效果才会更明显。
第三,孩子相当希望获得认同感、成就感,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希望被夸奖。
根据我的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孩子其实可以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去发展的。只要你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




